雜貨屋

一个喉咙比针还细的饿死鬼。

一些废话

最近在看关于演技的节目,学到了很多东西,记了一些笔记,基本是自己的想法。

————————


你不可能要求所有人,要求大众去拥有你的审美、你的眼光,接受你的判断,有些东西可能是普通的观众没有能力去考虑,或者根本不去追求的东西。

但是当你作为【创作者】的时候,你需要自己具备这些素质和判断能力,具备一定的审美,去带动哪怕仅有的观众,不能以此懈怠自己。


————————


一些动画的剧本(尤其是那种单元剧形式的)的毛病不就是“在一定篇幅的时间内强行制造不合逻辑的冲突又强行不合逻辑地解决”(或者二者占其一)吗……

矛盾的出发点即使合理,解决的方式有时候也莫名其妙,就觉得……emmm有点为了圆满而强行圆满的感觉,特别奇怪。

而且眼高手低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是绝大多数人都存在的(差别只在程度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地去批判。
毕竟你连审美都没有的话,还谈个屁的提高啊?在你有实力达到那个水平之前,不就是应该提升审美去接触一些好的、优秀的东西,然后斧正自己的方向再往这个方向努力吗?眼高手低也可以作为一个过程,而并非结果,所以眼高手低不是最可怕的,真正要命的就是那种连审美能力都没到一个水平却始终自鸣得意的人,他们根本不晓得自己是在拉屎给别人吃。


————————


你写文的手法、情节,这些质量和内容决定了你究竟是演员还是舞美或者灯光师。


————————


写文和表演都需要很多很多的观察,观察不同的人,揣摩不同的人,去挖掘角色的性格和内心然后展现出来。


————————


丹丹老师说的“演员演出的角色是冰山上边别人看到的一小坨,但底下还有一大坨”。

这个问题我之前就想到了,写文其实也是一样,所以现在在写角色的时候我会想象一个角色的生平,最终露在水面上的有多少另当别论,但底下深埋着的那一大块,你作为创作者必须去考虑。

除非你不想写好、演好。

这个角色的合理性以及性格,都必须靠你的观察、累积,结合想象和揣摩,甚至别的东西来建立形成。最终读者和观众看到的角色是什么样,与你平时观察积累到的东西是有很大关系的。


————————


依旧是丹丹老师说的:演员分“演词”的,和“演人”的。

写文也一样。

塑造角色,如果不从角色本身的背景和设定出发,而只用固定标签、浮夸表面的语言堆砌起来的角色,根本不堪一击。

不去思考角色出于什么样的心情、心态去说每句台词,只在意“台词本身是不是华丽漂亮”“是不是苏”,一辈子也写不出“人”。

那种指望角色摆个POSE、有一把好声音就能俘获一大批粉丝的“创作者”,写不出“人”。(当然他们或许能画出很 好看 的人,只是角色并不是有血有肉。


————————


很赞同丹丹老师的意见。

创作剧本时,必须考虑逻辑性合理性还有艺术性。在有限的篇幅里表现剧情冲突但也要合理,而且不能一直沉浸在一种很夸张的悲剧氛围里边,剧情必须要往后走。

然后丹丹老师说的“凌潇肃好多地方都是反着来”我就特别有感触,有些悲情的地方你去放大了演,去刻画它,反而显得很矫情,会出戏,所以有时候写文的时候我也喜欢在这些我觉得比较展现悲痛或者绝望的地方选择用比较轻描淡写的方法去带过,而不是浓墨重彩地去刻画它加强它。


————————


以前我写文更矫情,就是因为过于沉浸在里边了,自己没有想过去考虑情绪变化,只觉得“我要悲,要虐,这样打动人”,但现在会觉得以乐写悲才是更好的,懂得让角色抽离那种一味悲伤的情绪。

现在也有些“虐心”的文,不考虑角色而把许多(不合情理的)矛盾集中在一起,去攻击观众/读者的泪腺,趁人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让人觉得“妈呀这里怎么这么虐哭死我了”,但是回过头一看的时候就会说“卧槽这是什么鬼剧情”……这种故事。

这个时候作为一个泪点非常低的观众/读者,我真的可能是虽然涕泗横流,但心里却在疯狂吐槽的。


————————


写虐的部分的时候,同样不能沉浸在“自我怜悯”的情绪里。


————————


每个人都可以写文,都能写,但是写得好不好、完不完整则另说。

“动人”和“完整”和“好”,不是同一回事,哪怕有人会把它们全混在一起,哪怕这个“好”也没有唯一的标准。


————————


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技能之下,一个人不想挑战和突破自己的话,ta对这个行业绝对没有足够的热爱,因为没有进取的意识。

如果你真的热爱,是不会甘心自己永远处于自己并不满意的状态之中的。



……差不多就是这些。

评论(4)

热度(5)

©雜貨屋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