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屋

一个喉咙比针还细的饿死鬼。

也许是泄愤,也许是解脱

“作品反映了作者的内心”。
看某作品的时候,又一次深刻感受到了这点。
在跟基友讨论这个人,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希望ta能放下。

这个人写了一个和同期其他角色相比都更为丰满立体的角色。
ta可以轻易描述这个角色的行为与心态,但是不会刻画、表现。
ta认为大家对自己倾注了大量心力的角色产生了误解,所以努力地解释。
ta把自己的爱恨,注入到自己与对方角色的代表之中。
ta把自己藏在了角色背后。
……实际上,这只是掩耳盗铃。

我们依然能够迅速地察觉这个角色刻画的细腻程度明显高于旁人。

这位作者对过去的经历,有一种深切的痛恨,又有顾影自怜的哀愁,还有无能为力的悲哀。
ta在角色身上还原了自己曾经十分复杂的情感。
让角色替自己……当年的自己,完成了自己力所不能及之事。
一种泄愤,一种倾诉,一种报复。

我说,我们都会这样,写的角色带有自己的影子。
基友说,没错,然后这个影子会在反复的刻画当中,一点点变淡。
直到你的倾诉欲达到了,满足了,你认为你的痛苦被许多人看到了认可了接受了,你才能跨出去,去写新的东西。

角色的结局不算得美好,但这么做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夙愿。
虽然ta自己朝前走了,过去却迫使ta在多年后依然耿耿于怀,以至于让角色再走一遍自己走过的路,做出不同的选择。
嗯,能懂。

这一回,角色代替ta,完成了一切。
或许ta曾经也想那么做,但始终无法满足。
之后,终于在这样一个许多人看得到的地方,角色完成了一场也算是轰轰烈烈的演出,我想,目的已经达到了。
劝解是没有用的,因此只能等待一个真正圆满的时机到来。
应该能够满足了,希望ta能因此得到满足。

放下吧,别再恨了。
你的痴情和执着,我们都能看到。

——————

说起来,“角色是否像作者”也是“作者是否写了足够多的作品”的判断标准之一。
可供参考,但不绝对。

评论

热度(1)

©雜貨屋 | Powered by LOFTER